陈朝离开棉花铺子,来到桃花巷口,看了里面一眼,不远处卖红薯的小贩还在尽力吆喝,只是声音,早就不如当年中气十足。

时过境迁,岁月像是落花流水,看着缓缓,但实际上却不停歇。

陈朝行走在桃花巷的青石板上,沉默不言,当年离开渭州又回到渭州,没有回到故地,就是觉得那地方其实不是自己的家,既然没了家,那去何处都一样。

可没想到在桃花巷待了几年,自己又切切实实把这个地方当成自己的家了。

故乡到底是神都,还是此地,陈朝其实也纠结过很久,但最后都觉得不太在意了,何处心安何处故乡。

道理简单,无须多说。

之后陈朝来到那座宅院门前,果真上锁,光是在外面一看,都知晓这边就连墙体都重新刷过。

陈朝有些无奈,往前一步,推门而入,门前锁头落地。

进入院中,里面倒是修缮简单,只是补了些青瓦,那檐下的木柱,上面漆皮斑驳,还是当初离开之时的模样,陈朝笑了笑,有些满意。

之前无聊之时,常喜欢在此地抠上面的漆皮,如今要是看着柱子上的漆皮完整,才会觉得难受。

在屋檐下坐了会儿,外面脚步声响起,而后脚步声又停,陈朝看向门外,却始终没人走进来。

半刻钟之后,陈朝起身,来到门口,外面一条小巷,堆满了人,最前方,自然是桃花巷的街坊,在后面,就是本地的镇守使,是个年轻人,年纪不大,看着也不太高。

更后面,一群人,都是县衙那边的衙役。

人人眼神炙热。

这位悄然返回家乡的年轻武官,轻声道:“院子太小,那么多客人,不见得都能进来。”

……

……

一袭黑袍,离开天青县,然后离开渭州,却并非返回神都,而是绕行去往别处。

陈朝已经不是第一次游历世间了,自从离开渭州前往神都之后,他几乎就没有在神都消停待过多久,这些年来来去去,走走停停,一座大梁,几乎都有他的身影。

刻意绕过神都的陈朝朝着瀛洲方向而行,在路过一座名为长坂郡的时候,听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当地故事。

说是这座长坂郡在前朝的时候,几乎每年科举

章节目录